详细内容
【必须做到】食品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
2025-10-26 17:46:51 点击量:
什么是食品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 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应当制定标准。
食品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应当有相应的质量、规格、等级的标准,用于指导企业生产;更应当具有安全、卫生的要求,以保障消费者健康。这其中包含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两个层次的内容。
食品质量标准是针对食品的质量特性(如感官、理化、卫生、营养、包装等)制定的统一技术规范和要求,其核心目标是确保食品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具备稳定、合格的品质,同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对食品“质” 的需求(如口感、营养、保质期等)。例如GB/T 20981-2021 《面包质量通则》,规定了面包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但是在食品原料(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等)生产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等,在食品生成过程中还可能使用添加剂,甚至带入污染物或者致病菌、毒素等,为了控制此类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国家还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例如规定添加剂用量的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无论是食品质量标准还是食品安全标准,目前都统称为食品标准。
什么是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中各种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的技术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并对其定性为"强制执行的标准",且"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3.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4. 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6.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7.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 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随着国家对食品标准的清理,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在食品行业既有质量标准,也有强制的食品卫生标准或食品安全标准。其中,过去由原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为目的的食品标准;而其他与健康无关,涉及食品质量、等级、规格的标准是以规范行业生产为目的的食品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循的最低要求,是食品能够合法生产、进入消费市场的门槛;其他非食品安全方面的食品标准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愿遵守的,可以为组织生产、提高产品品质提供指导,以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