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标准 > 普通食品 >

详细内容

【手把手教】中国执行SB/T 10021-2017凝胶糖果,配料是否必须添加白砂糖及无糖产品合规性

2025-11-06 18:02:11  点击量:

   导语:凝胶糖果作为糖果品类中的重要一员,以其独特的弹性和咀嚼性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凝胶糖果的种类繁多,配方也日益多样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无糖、低糖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在此背景下,对于凝胶糖果相关标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变得尤为关键。本次就来聊聊凝胶糖果,供企业参考。

一、凝胶糖果的定义与传统原料构成
1. SB/T 10021-2017 中凝胶糖果的定义

根据SB/T10021-2017《糖果 凝胶糖果》,凝胶糖果被定义为 “以食用胶(或淀粉)、白砂糖和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为主料制成的有弹性和咀嚼性的产品”。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标准明确将白砂糖和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列为凝胶糖果的主要原料。

2. 白砂糖及糖类在传统凝胶糖果中的作用

质构形成:白砂糖和淀粉糖浆等糖类物质在熬制过程中,与食用胶(或淀粉)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凝胶糖果的凝胶结构。糖类的浓度和种类会影响凝胶的强度、弹性和韧性等质构特性。例如,适量的白砂糖能够使凝胶糖果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咀嚼感,而淀粉糖浆则有助于增加产品的柔软度和延展性,使糖果口感更加细腻。

风味赋予:糖类本身具有甜味,是凝胶糖果甜味的主要来源。白砂糖的纯净甜味能够为糖果奠定基础风味,而不同来源的淀粉糖浆可能会带有一些独特的风味,如玉米淀粉糖浆可能略带谷物香气,这些风味相互融合,形成了凝胶糖果丰富多样的口味。此外,糖类在加热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独特的焦香风味,进一步提升糖果的风味层次。

保存特性:糖类具有吸湿性和渗透压调节作用。在凝胶糖果中,适当的糖类含量能够控制产品的水分活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白砂糖和淀粉糖浆形成的高渗透压环境不利于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存,有助于保持凝胶糖果的品质稳定性。

3. 对定义中糖类原料表述的理解

标准定义中纳入多种糖类原料,其目的可能是为了涵盖不同生产工艺、成本考量以及市场需求下的产品多样性。一方面,白砂糖作为一种常见的糖类原料,具有成本相对稳定、供应充足、甜度纯正等优点,在传统凝胶糖果生产中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食糖原料,如各种糖醇、低聚糖等,它们在某些特性上可能优于白砂糖,例如在热量、血糖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通过“或其他食糖”这一表述,为行业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留出空间。

二、配料中是否必须添加白砂糖
1. 从标准条款本身分析

推荐性标准性质:SB/T 10021-2017 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的特点是,企业可以自愿采用。一旦企业选择执行该标准,那么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企业产品需要符合标准要求。对于标准中原料使用的规定,虽然给出了凝胶糖果的典型原料构成,但由于行业内原料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白砂糖”这一原料的使用要求,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强制添加。

与其他标准的对比:对比 GB 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该标准对糖果的定义为 “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的甜味食品”。可以看出,在糖果的通用标准中,对于糖类原料的描述更为宽泛,强调了食糖、糖浆或甜味剂的可选择性。作为针对凝胶糖果这一特定品类的标准,SB/T 10021-2017在原料规定上,虽然明确提及了白砂糖,但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与通用标准的协调性考虑,不能排除企业在满足产品基本特性(有弹性和咀嚼性)的前提下,使用其他食糖替代白砂糖的可能性。

2. 行业实际生产情况分析

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原料选择:许多食品生产企业在凝胶糖果生产过程中,基于成本控制、产品差异化以及满足特定消费群体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会灵活选择原料。当企业针对糖尿病患者、关注体重人群等对糖分摄入敏感的消费群体开发产品时,往往会避免使用白砂糖,转而采用代糖原料。同时,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会根据不同糖类原料的市场价格波动,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非白砂糖原料,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控制成本。

3. 市场监管部门的观点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于2023年8月10日在回复咨询时明确指出,SB/T 10021-2017《凝胶糖果》凝胶糖果的定义包含可使用其他食糖。这一回复表明,企业在生产凝胶糖果时,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产品执行标准等规定的前提下,可不使用白砂糖。

 
三、无糖凝胶糖果是否标准定义冲突?
1. 无糖凝胶糖果的标准规定

SB/T 10021-2017《凝胶糖果》5.3表2理化指标备注提到“无糖凝胶糖果干燥失重应符合相应凝胶糖果类型的要求,无还原糖要求,其糖含量声称应符合GB 28050规定的要求。”

GB28050-2011无糖声称的要求是糖含量≤0.5g/100g.这里的糖指的是葡萄糖、半乳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所有单糖、双糖的总和,以及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淀粉糖等。在凝胶糖果的生产中,如果要宣称“无糖”,就必须严格控制这些糖类物质的含量。

2. 合规性分析

如前文所述,SB/T 10021-2017中对于凝胶糖果的定义虽然提及了白砂糖,但也明确了可以使用其他食糖。在无糖凝胶糖果的生产中,企业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代糖作为甜味来源。同时,通过合理使用食用胶(或淀粉)保证产品的弹性和咀嚼性,因此,无糖凝胶糖果从原料选择和产品特性上均符合凝胶糖果的标准定义。

综上,执行SB/T 10021-2017的凝胶糖果并非必须添加白砂糖。从标准条款本身、行业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的回复来看,企业在生产凝胶糖果时,在满足产品基本特性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可选择使用其他食糖原料替代白砂糖。对于无糖凝胶糖果而言,虽然在原料选择上与传统凝胶糖果有所不同,但通过合理使用代糖和控制糖含量(满足GB28050无糖的声称要求),同时保证产品的弹性和咀嚼性,是符合凝胶糖果的标准定义要求。企业应准确理解和把握标准内容,不断创新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源:食品人说食品事儿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