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传经送宝】中国食品企业【客诉的本质】就是效益和质量的拉扯!
2024-06-16 18:33:26 点击量:
作者:277814258 看到征文活动消息时,刚刚做好一份客诉的回复函发给销售部,销售部回复了我两个字“专业!” 面对销售兄弟的夸奖,回想这些年处理的客诉,真是五味杂陈,不吐不快,正好借着正文的机会发发牢骚吧。 【背景】: 在食品行业做了十几年品控,现在一家肉制品企业做质量部门的负责人。公司主要产品是速冻调制食品、菜肴制品。公司规模在行业内算是小企业,300-500人。十几年的从业经历,解决的客诉五花八门,啼笑皆非,小客诉就不说了,主要说一说印象比较深刻、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吧。 【正文】: 例子1: 有一款烘焙产品,是公司的起家产品,一直销量很稳定。突然在一次会议上,销售部反馈该产品口感不如以往好,消费者不爱吃了,卖不动。老客户要货也越来越少,甚至慢慢就没有订单了。 原因:产品的主料是低筋面粉、鸡蛋液等。公司发展越来越大,为了降本增效、精益生产。使用价格更低的面粉,每天用几吨面粉,1吨省几百块,1天节省几千块,1个月省10几万块。鸡蛋液呢,鲜鸡蛋出液率有考核,出成率低了怎么办,车间偷着加水,后来更是为了节约成本,直接外购了桶装鸡蛋液。各种“创意”、“金点子”层出不穷。 接到客诉后,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合规的,一切都是为了公司,检测各项指标都是合法合规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呢? 例子2: 有一款干肉类制品,作为蛋糕产品的铺料使用。销售反馈产品的状态跟以往大不相同,客户都被竞品抢走了,老客户情绪很大,连续多个批次退货。 原因:公司发展壮大了,老板高薪聘请了管理培训团队,大搞精益生产。怎么精益呢,产品主料中豆粉的添加量增加,肉含量降低。直接导致口感和状态不好。后来面对客户的流失不得不改回了,但是客户已经丢了,销量大跌… 例子3: 某个产品规格是1公斤1箱,计量称重的小包装产品,每箱大概装100个小包装。接到销售反馈单个产品怎么越来越大,终端不好卖了。 原因:车间搞出成率考核。为了提高包材的出成率,每箱达到1公斤重量就行,单个产品增大,原来1箱100包,现在90包,甚至80包,包材省了,单包可不就大了嘛。想起来都挺有趣的,想这个办法的人真有才。 例子4: 某个肉丝产品,用肉丝经过炒制加工成成品,客户要求比较高,发现黑色杂质罚款XX元钱。每月频繁的出现杂质、罚款,品控部不停的调查、整改、回复,但是收效甚微。 原因:肉的内部有血管,只有人工挑拣才能挑出来,没有机器可以替代。想要降低客诉就只有增加人员,那么成本就增加了。和罚款比起来,成本就多的多了,那就一直持续这个状态了,只剩品控部门一脑门子汗…哈哈哈! 【食品论坛网友讨论】: feng4321 文章来源:食品论坛网友 277814258 原创分享,仅供参考
单方面突出数字KPI,反而为了绩效而绩效,最后没得到预期结果
石竹
精益生产以降低质量为代价,还是别精了。
毛哪吒
企业逐渐做大,会有以上问题产生,这个社会从来不缺聪明人,但大方向还是老板把控,打工的有几人考虑,即使这样做了,阻力也不小,企业大了,KPI,精益生产全上了,来个和尚含本经,底下人清楚,又能如何,你搭台子我唱戏。
东海钓夫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遇到问题都会投诉,当有投诉的时候,说明很多人遇到默默吧你们产品放入购买黑名单而没有投诉。(职业打假除外)
猫了个猫
卖着卖着就卖死了,我对这一点感悟很深,客户、员工,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家的产品口感更好,但是为了所谓的进一步降本,卖死了
lei6513
数字化KPI指数惹的祸啊!理解错了精益生产的含义,走偏了,主要是领导、老板带偏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