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手把手教】中国食品企业,供应商库应该如何建立?
2025-04-25 17:35:25 点击量: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树立品牌形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库系统。 供应库系统的建设能对企业的建设、运营发挥很好的品质保障作用,提高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但供应库系统如何开展、如何建设,建立范围,如何管理供应商库等等问题,我提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建立供应商库,能够强化供应商的诚信意识,供应商加入供应商库,就需要承担相关的义务,能时时自我警醒,遵守相关采购规定,严格履行采购合同,诚信投标,严守商业信誉,满足企业采购需求。 其次,建立供应商库,能够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供应商库的建立,将合格的供应商纳入到库里,采购单位就无需就每一个采购项目对供应商进行一一审查,避免了无效劳动,缩短了采购周期,提升了采购效率。 并且,供应商一次将所有的相关证明材料准备齐全,能够有效节省投标时的工作量,节省投标费用,能够集中更多精力用于投标竞标,争取更多商机。 另外,供应商库的建立能够促进监督的管理和完善。供应商库尚未建立前,对外地的供应商,监管难度比较大,建立以后,监管部门能够全面的对供应商的行为实施跟踪。 **项目的建设、运营涉及的专业门类比较多,有土建、设备、安装、公共维修、绿化类别等等,每一个专业门类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建立适应行业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方向,与各业务管理水平相一致的供应库系统,而要建立相应的供应库系统。 首先,我认为必须对**项目的建设、设备、营运等业务工作做一个全面分类,分类要细。对不同类别的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该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准入条件。现阶段,我认为,**项目项目建设、运营等工作可分为这几大类:土建类、设备类、安装类、绿化景观类、设备配件类、包装类、综合类和其他。 企业业务分类工作完成,企业应该按照企业管理要求,本着科学、合理、适用、经济原则。企业有自己的定位,标准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来建立各类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的准入标准。我认为制定入库企业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各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企业施工质量要求、成本要求和工期要求,满足企业行业要求,满足企业行业发展方向要求。必须做到类别细化、要求细化、入库门槛细化。 准入登记标准建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比如对土建类,要考虑企业注册资本、注册地、本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营业执照范围、资质证明、技术力量、业绩证明、履约情况和信用评价等等方面,对设备类,要根据设备生产、市场占有率、产品研发情况、安装、安全保证体系、设备运营情况,售后服务等等方面提出设备供应库系统准入要求等等(这可要求设备人员根据设备情况完善具体要求)。 同样的,对于其他门类,应该有符合自身门类的要求。总之,要保证企业提出的标准是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能提高企业建设、营运水平,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标准一旦建立,应该作为企业内部的法规执行,不能随意变动。 供应商库的入库标准要求建立后,企业就可以在公开媒体或网络上发布通告,发布企业入库标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可以报名,参加审查。企业也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和沉淀各专业供应商基础资料,其资料具体包括供应商的基础信息、产品服务信息和经营信息等。 在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对供应商做出初步的筛选。我建议使用统一标准的供应商情况登记表,来管理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包括:供应商的注册地、注册资金、主要股东结构、生产场地、设备、人员、主要产品、主要客户、生产能力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评估其工艺能力、供应的稳定性、资源的可靠性,以及其综合竞争能力。 在这些供应商中,剔除明显不适合进一步合作的供应商后,能得出一个供应商考察名录,去企业实地考察。通过考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报名企业,了解报名企业文化、员工技术水平、技术力量、企业规模等等,对企业的真实性能有一定的把握。 为了保证供应商系统建立的严肃、严谨、科学、公平、公正性,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保证管理人员到位、有计划、制度保障。 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供应商库系统领导小组,公司相关领导任库系统组长,成员可以吸收企业各类技术、经济、财务等人员进入。 建立会议、协调机制,发布工作标准,纲领性文件、工作流程、建立评分制度等等,以使该工作能有序、有计划、合理的开展。 评分标准、打分细则等等标准化的工作应该小组机制承担,工作小组可以讨论研究确定准入范围、准入要求,每一类别的评分标准,打分细则,有科学合理的打分细则。比如土建类,可以按照公司业绩、公司资本金、技术力量、售后服务等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列出细化的打分细则,公平评价每一家供应单位。 供应商库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对入库企业在合同履约过程中的表现有动态的管理过程。 建立供应库评估体系,对履约中的表现应有评价步骤。评估体系可以有履约过程评估、竣工交付后有总结评估、保修期满后有保修评估、最后实施年终总评估。 对供应商的整体评估可分为不合格、合格、优秀、战略四个等级。对表现优秀的企业应该有激励和奖励机制,针对不合格的供应商或者逾期交货的供应商需要索取赔偿或罚款,表现差的供应商应实施降级惩罚或者直接剔除出供应商库。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