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深度解析】食品营养标签中的"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是一回事吗?

2025-06-27 18:03:18  点击量:

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

 
 
 
 

一文读懂两者在标签上的应用

 
 
 

 

在食品营养标签中,"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看似相似,却常让消费者和业界人士感到困惑。本文带您全面了解它们各自的化学、检测与标准内涵,以及实际标签应用上的关键知识点,有效破解认知误区。

图片
 
 
 
 

科普 | 食品营养标签中的"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是一回事吗?

 
 
 
 

在学习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时,"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这两个术语常常让人困惑。它们究竟是完全等同,还是存在本质区别?这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营养标签的信息。下面,我们将从化学视角营养学术语定义检测方法以及标签标示规范几个层面,为大家解开疑惑。

 
 
 
 

一、化学视角:

两者紧密关联但不等同

 
 
 
 

从纯粹的化学结构来看:

饱和脂肪酸:是指其碳链上所有碳原子之间没有双键的一类有机羧酸。它们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元。常见的例子有软脂酸(十六烷酸)、硬脂酸(十八烷酸)等。

饱和脂肪:通常是指由饱和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甘油三酯。它是饱和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后的产物,是食物中脂肪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

化学小结:饱和脂肪酸是构成饱和脂肪的基本组成单元,而饱和脂肪是由这些"基本组成单元"(饱和脂肪酸)与甘油酯化结合而成的"组合体"(甘油三酯)。它们在化学结构上是不同的物质类别。

 
 
 
 

二、营养学与标签视角:

标准规定二者等同使用

 
 
 
 

当我们转向食品营养学及相关标准(特别是营养标签的应用场景)时,情况就不同了:

标准定义:GB/Z 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在 2.2.7.1 条明确指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碳链上不含双键的脂肪酸。如软脂酸、硬脂酸等。在标签上也可标示为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

食品营养标签应用:上述规定是理解营养标签的关键。它意味着,在食品营养标签的语境下,"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指的是同一种营养成分,即食品中所有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的总和。它们是同义术语,可以互换使用,标示"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在营养信息传递上没有区别。

 

营养学与标签小结:在阅读或制作食品营养标签时,不必纠结"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在化学结构上的细微差别。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它们在此场景下是等同的概念,代表同一种需要标示和关注的营养成分(即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总量)。

 
 
 
 

三、检测角度:

实际测定的是饱和脂肪酸总和

 
 
 
 

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一步印证了标签上的等同性:

检测标准表述:无论是现行的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还是其前身GB/T 22223-2008(已废止),在定义和计算方法上都明确使用了"饱和脂肪(酸)"的表述,并将其定义为"以不含双键的所有脂肪酸的总和计"。

检测原理与计算:检测时,食品中的脂肪会被水解,其中的脂肪酸被转化为脂肪酸甲酯进行分析。最终计算"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公式是:将所有检测到的单个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硬脂酸等)的含量相加得到总和。计算时,需将测得的脂肪酸甲酯含量乘以特定系数换算回脂肪酸含量。

关键结论:检测报告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其数值本质上是食品中所有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总和。这里的"饱和脂肪"并非指化学意义上的甘油三酯(脂肪)分子,而是指其水解后得到的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这与营养标签上的定义完全一致。

为何化学差异在营养标签上不重要?

虽然化学上,1个甘油三酯分子(饱和脂肪)比组成它的3个饱和脂肪酸分子总重略重,分子量相差38

根据酯化反应机理,甘油三酯分子量=甘油分子量+组成的3分子脂肪酸分子量-3分子水的分子量,实际差值为甘油分子量-3分子水的分子量=92-54=38

但这个差异相对于整个饱和脂肪分子的分子量(通常饱和甘油三酯的分子量在800-1000左右)来说比较小(差值38占比很小)。更重要的是,检测方法直接测定的是水解后的脂肪酸组成,营养标签标示和消费者关心的也是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总量。因此,这种化学结构上的较小差别,可能导致在营养评估和标签标示中可以忽略不计。

 
 
 
 

四、营养标签标示规范:

新旧版标准一脉相承

 
 
 
 

近期关于GB 28050-2025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新版删除了"饱和脂肪酸"的NRV(营养素参考值),只保留了"饱和脂肪"的NRV(20g),因此推断营养成分表只能标示"饱和脂肪"。这是一种误解,源于用纯化学视角看待标签应用。

新旧版NRV实质未变:比较GB 28050-2011和GB 28050-2025的附录A(营养素参考值NRV表)

- GB 28050-2011:列出了"饱和脂肪酸"的NRV为≤20g。

- GB 28050-2025:列出了"饱和脂肪"的NRV为20g。权威解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方海琴老师)在解读2025新版标准NRV主要变化时,并未将饱和脂肪(酸)列入"主要变化"项。这明确说明,标准制定者认为附录A中关于饱和脂肪(酸)的表述调整(从"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只是术语表达上的优化,其代表的营养素及NRV值(每日摄入上限建议20g)的实质含义完全没有改变。

 

标示自由:在符合标准的营养成分表中,"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均指向同一营养成分,并采用相同的NRV值(20g)计算NRV%。企业可以根据标签设计需要选择标示"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

 
 
 
 

五、结论:

标签语境下,二者同义

 
 
 
 

综上所述:

1.  化学定义不同: 饱和脂肪酸是单一分子,饱和脂肪(甘油三酯)是由饱和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分子。

2.  营养标签定义等同: 依据GB/Z 21922-2008,在食品营养标签上,"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是同义术语,均指食品中所有不含双键的脂肪酸的总和。

3.  检测结果一致: 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最终报告的是饱和脂肪酸的总和,并以"饱和脂肪(酸)"表述。

4.  标签标示互通: 在GB 28050的营养成分表中(无论是2011版还是2025版),标示"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都是正确且等效的,它们代表同一营养素,使用相同的NRV值(20g)计算百分比。

核心提示:作为消费者阅读营养标签,或作为生产者制作标签,只需记住:在食品包装的"营养成分表"里,"饱和脂肪"和"饱和脂肪酸"传达的是完全相同的营养信息——即该食品所含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不必用化学结构的差异去解读标签上的这两个词。

END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