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解决疑难】中国食品企业,如何应对职业打假!?
2025-07-30 18:34:05 点击量:
什么是职业打假
近年来,很多商家频繁遭遇以维权为手段、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打假人,他们与普通消费者不同,往往是职业化、团队化、专业化运作,让商家苦不堪言。
经营者应当了解的职业打假行为
01
通常,职业打假人明知商品、服务存在瑕疵或者问题仍然购买,利用惩罚性赔偿索赔或利用举报奖励申请奖励。
02
职业打假人往往会选择门槛较低的商品标识、广告等行为,或集中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等领域板块。
如何防范职业打假
证照齐全。根据主体类型和经营范围获取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并按要求悬挂或展示,做到亮照经营。
加强自检。履行进货查验制度,严格把关产品合格证,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和库存,定期检查商品保质期等。
技术防范。实体经营场所适当增加视频监控和人工巡查力量,尽量记录交易和交流过程,以便在必要时用作证据。
拒绝不合理要求。知悉标签标识、说明书、宣传材料等存在不影响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是不支持惩罚性赔偿的。拒绝不合理要求,如果索赔者提出的要求明显不合理或有敲诈勒索嫌疑,坚决拒绝,并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
维护正当权益。我省出台了《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适用规则》,明确对163个行为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如符合要求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主张适用。与市场监管部门保持沟通,请求指导和帮助。
优化服务。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等与消费者在线和解,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结语
请记住,防范职业打假人的关键在于合法合规经营,及时有效地应对投诉举报,并在必要时寻求支持,切勿“私了”了事,助长不法现象。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