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传经送宝】中国食品追溯流程!
2025-08-14 18:56:38 点击量: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审核和要求。其中,产品的可追溯性是在众多审核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食品企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可追溯性,就是为了明确“相应产品在何时、何地、由何人生产”,同时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出厂、消费直至消耗完全的全过程呈现为可追踪状态。可追溯性不仅被用于品质管理,还在召回问题防范、损失超小化,甚至经营课题的提取及改善等方面广泛发挥作用。 食品追溯,又分为正向追溯和逆向追溯。正向追溯就是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出厂、消费环节的整个过程的记录信息等,逆向追溯则是根据产品的批号或其他信息,往前追溯产品的出厂、生产、原料采购等信息。 基于产品追溯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文就食品企业的产品追溯基本流程进行简要分析: 一、物料的采购与验收 1、验收标准 由技术部门及质控部门牵头,采购部门配合,根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产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包含允收标准及拒收标准)。 2、物料采购 2.1采购部根据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包材等相关供方评价及购入计划; 根据追溯的要求,做到物资的来源合法,证照齐全,来源可追溯。 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证件、产品规格书、产品型检报告、批检报告等,如有必要,还需要实际到现场进行供应商评审,确保原物料的合法合规。 2.2 根据购入计划及供应商评定,采购合格的原物料进厂,质控部根据验收标准,对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包材等进行查验,核实物料的资质证件,检测物料的质量,判定物料是否能正常入厂,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产品生产 1、产品开发 1.1开发方案:根据市场调研或客户需求,制定产品的开发方案。包括产品规格书、产品配方、基本工艺流程、成本测算等; 1.2 小试、中试:根据开发方案,进行产品的小试及中试,并进行详细记录。并结合小试及中试的样品,进行相关评鉴工作、改进工作、货架期验证、营养成分检测等,并完善相关生产配套文件。 2、产品量产 2.1 生产培训:量产前,根据制定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对参与生产的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包括PPT讲授、现场培训、培训考核等方式,培训完毕并进行效果确认后,方能开始产品量产; 2.2产品生产:根据既定的工艺流程,有序地组织生产工作,并认真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包括: 2.2.1所使用原物料的来源(厂家、池号、坛号等)、生产批号、领用量、使用量、结存等; 2.2.2每个生产流程的操作记录,如:出入池记录、腌渍记录、预处理记录、配料记录、拌料记录、包装记录、杀菌记录、金检机或X光机检测记录等; 3、产品入库: 当天生产的产品喷码当天的生产批号,并及时入库,做好统计和标识。 4、过程监控: 4.1过程检测:对制程半成品、成品进行实时检测,包括理化指标检测、感官评定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4.2制程点检:生产部和质控部根据产品特性及生产实际,制定相应的点检计划,特别是关键控制点的点检。如实填写点检记录。 4.3制程不合格品处置:针对制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质控部牵头,组织不合格品评审处理流程,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偏措施,确定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跟进处置结果。全程进行文件记录。 4.4让步接收、紧急放行事项:由于特殊原因需要让步接收、紧急放行、特别处理的产品,流转部门进行书面记录、标识中注明如“让步接收”等字样,以便进行追溯性验证。 三、出厂 1、出厂检验: 根据产品执行标准及客户标准,确定检测项目,对产品进行出厂检测,并开具相应的出厂检验报告单; 2、出库记录: 根据市场订单,做好产品出库记录,明确出库产品的品类、数量、批号、去向等; 3、装车及出厂: 对运输车辆进行卫生检查及注意事项告知,填写相关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装车。 装货完毕后,清点车上货物及库存结存,做到账物相符,方可放行。 四、市场跟进: 1、客户维稳: 由客服部做好市场跟进,做好客户回访及沟通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及建议,由技术部和质控部配合,做好产品的优化升级工作; 2、客诉处理: 如有客户投诉,客服部及时对接质控部,进行原因分析,确定整改措施,并进行相关培训,将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验证整改效果。 以上是食品追溯必经的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做好真实、准确的记录和文件,并对记录文件进行系统地归档整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实现可以根据产品的批号或其他信息,反推整批产品的相关指标、生产过程、原物料信息等,在维护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让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开心!
来源:红河宏斌;作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