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避免风险】中国生猪屠宰【清洁消毒要求】梳理!
2025-10-17 18:27:44 点击量:
厂区运输畜禽的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与门同宽、底部长4m、深0.3m以上且能排放消毒液的消毒池。 消毒池内放置2%~3%氢氧化钠溶液或有效氯含量6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液,液面深度不小于0.25m,消毒液应及时补充更换。环境温度低于0℃时,可往消毒液中添加固体氯化钠或10%丙二醇溶液。 入场生猪卸载区域应有固定的车辆消毒场地,并配有车辆清洗、消毒设备,对进出车辆喷雾消毒。 装运患病畜禽的车辆,卸载畜禽后,应先使用4%氢氧化钠溶液等作用2h~4h后,再彻底清理杂物,然后用热水冲洗干净。清理后的杂物应无害化处理。 装运患有恶性传染病畜禽及产品的车辆,卸载畜禽及产品后,应先使用4%甲醛溶液或含有不低于4%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等喷酒消毒(均按0.5kg/m2消毒液量计算),保持0.5h后清理杂物,再用热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上述消毒液消毒(1kg/m2)。清理后的杂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设置分布合理的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管应定期检查更换,每天班后开启,持续作用时间不少于 2 h; 使用臭氧发生器时,应按要求确定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每天班后开启,持续作用时间不少于2 h; 班后使用有效氯含量200mg/L~3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喷雾消毒。 入口处应配有适宜水温的洗手设施及干手和消毒设施,洗手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 屠宰、分割车间入口应设与门同宽的鞋靴消毒池,内置有效氯含量600mg/L~7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液,或放置靴底消毒垫。 预冷间和0℃~4℃产品储藏库的产品每清空一次,使用有效氯含量 30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 每日工作完毕,应先用不低于40 ℃的温水洗刷干净车间地面、墙壁、食品接触面等,再分别对车间不同部位消毒,作用0.5h以上,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消毒用热水不应低于82℃,消毒热水管出口宜配备温度指示计。 每周应对车间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1. 对车间的台案、工器具、设施设备选用有效氯含量200mg/L~3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 2. 对地面、墙裙、通道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选用有效氯含量30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 3. 对放血道及附近地面和墙裙选用有效氯含量7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消毒; 4. 对排污沟选用有效氯含量100mg/L以上的含消毒剂等消毒。 处理间门口应设有便于手推车进入的与门同宽,长2m、深0.1m便于排放消毒液的消毒池。 处理间门口应设车轮、与门同宽的鞋靴消毒池。 无害化处理间消毒应在无害化处理作业完毕后进行,应使用有效氯含量1500mg/L,以上的含氯消毒剂等对相应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消毒剂对地面、墙壁、排污沟等部位喷雾消毒。 生猪屠宰厂(场)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生猪运输车辆消毒效果检测评价工作。在对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后,采集生猪运输车辆环境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做好检测记录。 生猪屠宰厂(场)应每周至少一次在待宰圈、血槽、内脏处理区、生猪运输车辆出入口处等高风险区域采集环境样品,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21号 GB126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 GBT19479-2019 畜禽屠宰良好操作规范生猪 NYT3384-2021 畜禽屠宰企业消毒规范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由联合食安-食品580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