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推心置腹】中国食品管理人员要让员工信任和尊重,首先要做到这些!

2025-10-24 18:36:58  点击量:

   在食品生产行业,车间里的每一粒原料、每一道工序都连着消费者的健康,而管理人员就像生产线的“主心骨”——想让员工心甘情愿跟着你把好质量关、拧成一股绳,光靠职位压人可不行。得拿出真本事、暖心事,让大家从“听你指挥”变成“信你靠谱”“敬你专业”。今天就结合咱们食品厂的日常,聊聊怎么攒下这份“人心资本”。

一、先把“做事”放在第一位,比啥都管用

食品厂最怕啥?生产断档、质量出岔子、订单赶不上!员工看领导,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干事的人”。就像咱们车间新来的李主任,上任第一天没搞“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揣着笔记本扎进生产线:早班跟着巡检原料库,中班盯着杀菌环节的温度曲线,晚班陪着包装组解决封袋漏液的问题。有老员工私下嘀咕“新来的会不会摆架子”,结果看到他为了赶一批出口订单,连续三天守在车间调试设备,连食堂的饭都是让同事捎到操作间,这话很快就变成了“李主任是真干活的,跟着他干放心”。
反过来讲,如果管理者天天开些“不着边际”的会,一会儿强调“要重视安全”却拿不出具体整改方案,一会儿要求“提高效率”却不给员工配新的检测工具,员工嘴上不说,心里早就犯了嘀咕:“领导光说不练,咱们干活也没劲儿。”要知道,食品生产容不得半点虚的,把“做成事”当成头等大事,哪怕为了协调原料供应忍下供应商的冷脸,哪怕为了留住技术过硬但脾气倔的老师傅放下架子,员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跟着这样的领导,能做成事、有奔头。

二、把员工当“自己人”,尊重比批评管用一万倍

咱们食品厂大多是流水线作业,员工一天站八九个小时,手里的活儿一刻不停,谁都想被多份理解、少点指责。之前有家饼干厂的老板,总觉得员工“笨手笨脚”:包装出错了劈头盖脸骂,机器没擦干净就扣奖金,两年下来老员工走了一大半,新来的也干不长久。后来他去学了管理课,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改了脾气:看到员工包装慢了,先凑过去问“是不是包装膜太滑不好拿”;发现车间地面有水渍,先提醒“小心滑倒” 再一起找漏水原因。慢慢的,车间里的气氛变了,之前见了他就躲的员工,现在会主动跟他说“老板,我发现个能省包装纸的小办法”。
要知道,食品生产靠的是“人心齐”——你尊重员工的手艺,员工才会把每一块面包、每一瓶酱油都当成“自家的东西”来做;你倾听员工的想法,他们才会愿意跟你说“这个环节要是加个防尘罩就好了”。尊重不是嘴上说说,是夏天给车间多装几台风扇,是记得员工家里有急事时多批一天假,是哪怕员工犯了错,也先问清原因再一起解决 —— 这样的领导,员工才会真心跟你走。

三、顺着“实际情况”做事,别跟“现实”拧着来

食品厂的管理,最忌“一刀切”。就像十几年前,有家乳制品厂刚换了厂长,当时车间里员工习惯随手把工具放在操作台上,卫生检查总不过关。厂长没一上来就定“违者罚款”的规矩,而是先跟老员工聊天:“是不是工具没地方放,才随手搁这儿?”后来他让人在每个工位旁装了挂架,又贴了“工具归位,方便你我”的卡通贴纸,没几天工夫,车间卫生就达标了。这就是“顺势而为”——先摸清实际情况,再找解决办法,比硬来管用多了。
要是遇到大难题,还得会“造势”。前几年有家罐头厂差点倒闭,新上任的经理没先裁人,而是天天扎进车间跟员工聊天:“咱们厂的黄桃罐头,以前在超市抢着买,现在要是倒了,咱们不仅没工作,老顾客也吃不上了。” 他还组织员工一起开会,让大家提节省成本的办法。后来员工们自己琢磨出“边角料熬果酱”的点子,不仅减少了浪费,还开发了新产品。就这样,原本死气沉沉的车间,慢慢又有了干劲——当大家都觉得“这事能成”,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四、跟上司“搭好班子”,员工才有“靠山”
咱们食品厂的管理者,上要对接老板的要求,下要带着员工干活,就像“中间的桥”——桥稳了,上下才能通。怎么稳?不是跟上司“套近乎”,而是把自己的活儿干明白:老板要月底完成100万罐罐头的订单,你就提前规划好原料、排班,别等老板催了才说“来不及了”;质量部门要求加强抽检,你就带头执行,别让上司为你的车间“操心”。

五、出了问题“自己扛”,功劳给员工

食品生产最怕“出事故”,一旦出了问题,员工最看领导的态度。之前有家辣条厂,因为一批产品的辣油有点变味,被客户退了货。厂长没先骂生产组长,而是在全厂大会上说:“这事我有责任,是我没做好最后的抽检,跟大家没关系。” 然后他跟员工一起分析原因,最后找到是储存仓库温度太高的问题。后来这批货返工后重新发货,厂长又在会上说:“多亏大家加班加点,才没让客户流失,这功劳是大家的!”
反观有些管理者,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员工:“都是你没看好机器,才出了次品!”要是订单完成了,就说“都是我指挥得好”。这样的领导,员工嘴上不说,心里早就凉了。要知道,食品厂的活儿是大家一起干的,成功了把功劳分给员工,失败了自己扛责任——这样的领导,员工才会服你、敬你。

六、做决策别“朝三暮四”,定了就坚持

食品生产讲究“稳定”,今天定的配方,明天不能随便改;今天要求的卫生标准,后天不能说变就变。要是管理者一会儿说“咱们重点做礼盒装”,没几天又说“还是散货好卖”,员工跟着瞎忙活,慢慢就没了方向。

七、有“真本事”,员工才会服你

在食品厂当领导,没点“硬本事”可不行。要是你连“巴氏杀菌的温度范围” 都不知道,连“怎么调面团的湿度”都不会,员工怎么会服你?有家饮料厂的主管,刚上任时因为是“老板亲戚”,员工都不服气。后来大家发现,主管每天下班都留在办公室学配方知识,还跟着老技术员学调试灌装机,三个月后,他不仅能准确指出生产中的问题,还能提出“减少糖分损耗”的办法。慢慢的,员工们的态度变了:“主管虽然是关系户,但真有本事,跟着他干能学东西!”
要是你有短板,别藏着掖着,主动学、跟员工请教——员工不会看不起“好学的领导”,只会看不起“没本事还装懂的领导”。

八、办事“公平”,员工才会认你

食品厂人多手杂,难免有员工犯错、有矛盾,这时候管理者办事公不公平,直接影响大家的信任。有家方便面厂的主管,之前处理过一件事:两个员工因为抢着用一台包装机吵了起来,其中一个是他的老部下。周主管没偏护谁,先问清原因,原来是老部下想早点干完下班,才抢了机器。最后他让两人按“先来后到”的规矩用机器,还跟老部下说:“咱们都是为了干活,但不能插队,不然大家都不服气。”
要是管理者办事偏心,对关系好的员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不喜欢的员工“鸡蛋里挑骨头”,慢慢就会失去人心。要知道,在食品厂,大家凭手艺吃饭,谁都不想受委屈——办事公平、一碗水端平,员工才会认你这个领导。
其实,在食品厂当领导,攒“信任和尊重”不是为了让员工“怕你”“敬你”,而是为了一起把活儿干好:让每一批产品都合格,让员工能拿到稳定的工资,让工厂能长久地开下去。这些做法看着简单,其实都藏在日常的小事里——多干实事、多尊重员工、多承担责任,慢慢的,员工就会真心跟你走

来源:食品论坛网友分享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