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细节成败】中国食品企业【生产部作业现场】落实问题要点!
2025-11-04 18:27:13 点击量:
中国食品企业生产部作业现场落实问题点 一、人员: 1.穿戴:穿戴规范,头发不得外漏,工服干净;人员不得佩戴金银首饰,指甲盖不得太长,进入作业区域人员:需要有健康证,否则禁止进入车间,即将过期,提前办理。 2.所有参观人员,不得随意在现场拍照,质量人员现场监管,如果必须拍照,提前申请并签订保密协议,不得泄露工厂情况,工厂负责人签字方可通过。 3.外来/审厂人员:行政(人事)要检查其健康证,无健康证禁止入车间,对于进入车间时做好登记记录。 4.生产期间:不同清洁度区域人员不得出现窜岗现象(高清洁区可以到低清洁区,但不可以来回往返)。 5. 生产现场:放物料的垫板,禁止任何人踩踏,同时,车间不得出现木垫板。 二、现场卫生: 1.地面不得出现积水,垃圾清理干净彻底。 2.车间器具摆放规范,不得随意乱放。 3.清洁工具使用后及时归位,现场不许允许有落地的清洁工具。 4.线手套、发霉的毛巾和围裙清理出去,现场不得出现发霉的劳保用品。 5.工作周边的卫生,落物料加强清理频率,确保现场干净整洁,安排专人负责。 6.外包和拆包间以外不得出现纸箱和未脱包物料(预处理和配料、摊筛、灌装等高清区等区域不得出现纸箱)。 7.各区域的挡鼠和灭蝇灯必须做好防护,按要求放置,并检查是否需要更换。 三、标识: 1.现场物料流转超过1小时不流动物及时进库或者放到低温区。所有物 料做好标识,标识信息:物料,产品名称,日期,保质期,对保密物料可以进行缩写,但必须要有上述的信息。负责人做好进行现场巡查,确保信息准确。 2.半成品、保鲜库、速冻库:入库物料必须要有标识和品名,日期,保质期信息。不得出现三无、过期、未脱包物料。 3.人流和物料的动态清晰,标识信息必须清楚,CCP点要进行验证,记录清楚和明确,未达标时,补救方案和落实记录清楚,便于后期问题处理。 4.下道工序人员要对上道工序有交接物料包括领料都要进行复核,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和解决,确保账实相符。 5.现场物料放置区域:需要做好对应的标识信息,不得随意乱放。 四、记录 1.现场记录的准确和准时性,说我所做,做我所写,要做到一目了然。 2.现场的添加剂专人专柜使用信息要能对上账,不得有误差。 3.所有交接记录,必须当面对接,确保准确。 4.所有环节点检和巡查记录,要根据实际时间做记录,不得提前记录。 5.称重记录必须先称重后记录(记录时要清楚记录的是什么数据,按要求记录,负责人要进行巡查)确保数据准确性。 6.冷库温度记录落实,每2小时记录一次,根据库名称(保鲜0-10、冷藏-1~-5、冷冻-18、速冻-30~-40 库温设置不一样)做实际记录。 7.所有物料:领料和退料必须要纸质交接单,交接单做好人员签字信息,所退物料信息和数量,便于物料使用的记录。 8.当日生产的各环节数据做好记录,确保信息准确,便于信息的收集:原料、辅料、包材等物料,各环节损耗物料。 五、安全: 1.生产作业前,需要对设备进行点检,对于设备异常时,及时报备维修,不开动异常设备。 2.现场如有脱落风险的扶手、门或者高空有掉落风险的物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人员受伤。 3.使用高温设备作业时,做好防护:手套、围裙、雨鞋(围裙必须低于雨鞋上口),避免出现烫伤。 4.工作时身体上出现划伤,领取创口贴的路径:生产办公室,使用后,需要做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六、其他 1.现场所有门窗必须关闭,不得随意打开。 2.有应急门不得堵塞,给应急情况禁止通行,生产人员按要求执行。 3.现场作业区域卫生清理,地面积水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4.配料间物料配料的信息要保密,标识清晰。 5.生产环节所有物料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做到离墙(30cm)离地(5cm 以上)。 6.风机底部不得放物料,防止物料被低落的冷凝水污染,物料放置也要做到留有足够空间,保持通风。 7.裸漏的电线和损坏计量工具和温湿度计及时处理和更换,以旧换新。 8.苍蝇拍不得存放车间,使用时不得出现苍蝇拍残缺现象。 9.一次性手套做回收记录/天,避免产生异物落入产品中,无法追溯。 10.现场解冻增加温湿度计,并且每日记录温湿度。 11.所有拆包物料,在指定拆包区域拆包。对于未按标准执行,进行考核责任人。 12.所有关键点的要有双人的验证,确保产品稳定,执行按标准要求落实 来源:食品论坛网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