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解决疑难】中国食品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是否可以购买?

2025-11-06 17:57:56  点击量:

问: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是否可以购买?
答:不建议购买。进口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相关法条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问答(修订版)
五十六、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如何标示食品标签
进口预包装食品的食品标签可以同时使用中文和外文,也可以同时使用繁体字。《预包装食品标
签通则》(GB7718-2011)中强制要求标示的内容应全部标示,推荐标示的内容可以选择标示。进口
预包装食品同时使用中文与外文时,其外文应与中文强制标识内容和选择标示的内容有对应关系,即
中文与外文含义应基本一致,外文字号不得大于相应中文汉字字号。对于特殊包装形状的进口食品,
在同一展示面上,中文字体高度不得小于外文对应内容的字体高度。
对于采用在原进口预包装食品包装外加贴中文标签方式进行标示的情况,加贴中文标签应按照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方式标示;原外文标签的图形和符号不应有违反《预包
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
进口预包装食品外文配料表的内容均须在中文配料表中有对应内容,原产品外文配料表中没有标
注,但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应当标注的内容,也应标注在中文配料表中(包括食品生产加工
过程中加入的水和单一原料等)。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或原产地区的名称,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
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原有外文的生产者的名
称地址等不需要翻译成中文。
进口预包装食品的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是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国家或地区名称,包括包装
(或灌装)国家或地区名称。进口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应当如实准确标示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
进口预包装食品可免于标示相关产品标准代号和质量(品质)等级。如果标示了产品标准代号和
质量(品质)等级,应确保真实、准确。
五十七、进口预包装食品如仅有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日期,如何标示生产日期?
应根据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日期,以加贴、补印等方式如实标示生产日期。
GB7718-2025《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8 进口食品
8.1 一般要求
8.1.1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所有的可见标示内容(包括外文或繁体字标注内容、中文标签标注内容及其他说明物的内容)需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8.1.2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需有印刷或加贴的中文标签。进口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应标示本标准以及其他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强制性标示内容,强制性标示内容的中外文应有一一对应关系。
标签上可见的其他外文或繁体字所表述的内容应与规范汉字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生产者和地址、国外经营者的名称和地址、网址除外)。
8.1.3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应符合第4章(4.
9、4.10除外)、第5章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8.1.4 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按照第5章中相应要求标示。
8.2 配料表
进口预包装食品外文配料表的内容均应在中文配料表中有对应内容,食品中的配料在外文配料表中没有标示,但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应当标示的内容,也应标示在中文配料表中。
8.3 生产者、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进口商/代理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境外生产企业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或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
8.4 原产国或地区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地区)。完全在一个国家(地区)获得的货物,以该国(地区)为原产国(地区)。两个及以上国家(地区)参与生产的货物,以最后完成实质性改变的国家(地区)为原产国(地区)。如灌装或分装国家或地区与原产国不一致的,应同时标示灌装或分装国家(地区),也可同时标示其原料或配料的来源或生产国家或地区名称。
8.5 日期标示
进口预包装食品的原包装未标示生产日期的,应根据原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最佳食用日期等相关信息,经推算后标示生产日期。保质期6个月及以上的,可只标示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
8.6 适宜人群、食用量或食用方法
进口预包装食品原标签中涉及适宜人群、食用量或食用方法等的信息,应有相应的中文内容并应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发布的公告的要求。
8.7 其他
进口预包装食品可不标示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

 
来源 | 江苏市场监管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