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黑榜告示 >

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山东这6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问题

2025-04-25 17:38:30  点击量:

  本网讯 4月23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9期(总第500期)通告,检出19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有6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其他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枣庄薛城区果子哥鲜生水果店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河南北华联生活超市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销售的地道辣条-开心棒(生产日期/批号:2024/10/4,规格型号:180克/袋),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明县郑家胡辣汤加工的油炸油饼,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过量摄入铝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干样品,以Al计)为100mg/kg。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中二氧化硫(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调味面制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钠(以糖精计)。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等问题,分别为新泰市青云街道世达矿泉水销售中心销售的标称为山东省行宫山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天然泉水(生产日期/批号:2024/10/30,规格型号:18.9L/桶),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潍坊市寒亭区老张牛肉汤店使用的自消毒餐碗,大肠菌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长期食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结果均为不得检出。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餐(饮)具中不得检出大肠菌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同一批次产品5个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均为不得检出。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物问题,为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孙家饭店使用的圆盘(直径23cm),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饮)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饮)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