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广东这1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及白切糕、风味腊肠、斋肠等
2025-09-15 16:40:44 点击量:
本网讯 9月11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31期通告,通报不合格食品16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及其他指标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得味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江门市文彬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黄油(食用油脂制品),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博罗县石湾镇福兴家百货店销售的标称惠州市恩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精品豆帝煮绿豆冰沙(冷冻饮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百达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佛山市顺德区绱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沙冰(冷冻饮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梅州市木易家商贸有限公司君悦世家店销售的标称梅州市金富来食品厂生产的白切糕(糕点),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惠州市民润福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东莞市尚可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虎皮蛋糕卷,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雅樾餐饮有限公司销售的斋肠,菌落总数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定;中山市石岐区东明丰源轩茶艺馆(有限合伙)销售的爽滑斋肠粉,菌落总数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定。 霉菌是真菌的一种,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霉菌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食品受霉菌污染后,不仅颜色、味道可能发生改变,其中的营养物质也会遭到破坏,降低其食用价值;且很多种霉菌能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食品中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或生产设备卫生状况不佳;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造成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又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东莞市大岭山炽成腊味店销售的标称中山市香满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味腊肠,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大岭山炽成腊味店销售的标称中山市昌隆腊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腊肠(腌腊肉制品)(白绳),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江门市昌大昌超级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阳江百利广场店销售的生姜,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普宁市流沙泽兴食品经营部(个体工商户)销售的鲜橄榄,多菌灵和乙酰甲胺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普宁市流沙光旭食品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荷兰豆,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禅城区乐旺特日用百货商场销售的小台芒(芒果),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霉素残留一般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长期大量摄入氯霉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耐药并对同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引起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将氯霉素列为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肉制品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唑醚菌酯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吡唑醚菌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乙酰甲胺磷是一种缓效型杀虫剂,适用于适用于蔬菜、茶树、烟草、果树、棉花、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虫。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乙酰甲胺磷在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中最大残留量为0.02mg/kg。橄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因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多菌灵在橄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橄榄中多菌灵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根茎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1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 1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为郁南县好邻居超级商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杨梅,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新鲜水果中不得使用糖精钠。杨梅中检出糖精钠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违规添加以改善产品口感。 2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广州市白云区太和盛太综合店销售的标称东莞市优益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棱角酥(葱香味)(糕点),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天河区凤凰本味港隆江猪脚饭店使用的小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虽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食品中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消毒餐(饮)具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餐具清洗消毒过程中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过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或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最终残留在餐(饮)具中。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