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广东检出13批次不合格食品,有金菠萝罐头、牛奶片糖、清远盐焗鸡等
2025-10-10 18:37:36 点击量:
本网讯 10月9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33期通告,通报不合格食品13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及其他指标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标称清远市心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远盐焗鸡,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白云区黄石新众发副食商行销售的标称潮州市潮安区友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糖葫芦味果冻,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石碣寻味餐饮店(个体工商户)使用的饭碗,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该菌群的检出表示可能受到粪便的直接或间接的污染。食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人体腹泻、肠胃感染等不适症状。餐(饮)具中大肠菌群数超标,可能是灭菌工艺灭菌不彻底导致。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东莞市大岭山炽成腊味店销售的标称中山一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脆皮短肠,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东佳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香芹,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徐闻县龙雄食品门市部(个人独资)销售的甜豆(食荚豌豆),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番禺区罗庆忠家禽档销售的老鸡和鸡脚,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云安区美福百货商行销售的本地鸡,尼卡巴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霉素残留一般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长期大量摄入氯霉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耐药并对同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引起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将氯霉素列为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在食品动物中不得检出。鸡肉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 噻虫胺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姜蛆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胺在香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4mg/kg。芹菜中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乳油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唑醚菌酯在食荚豌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食荚豌豆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尼卡巴嗪具有易吸收、体内分布广泛、长效等优点,对鸡的多种艾美耳球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动物产品的尼卡巴嗪残留,一般不会导致对人体的急性毒性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尼卡巴嗪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精子畸变率增高等生理毒性。鸡肉中尼卡巴嗪不合格,可能是由于养殖商户为减少家禽病害,过量或在休药期使用尼卡巴嗪。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分别为雷州市新城乐友乐超市(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标称广东鹰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金菠萝罐头,柠檬黄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鲜信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汕头市澄海区微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奶片糖(草莓味),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柠檬黄又名食用黄色4号,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柠檬黄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肝脏等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在水果类罐头中不得使用柠檬黄。水果类罐头中柠檬黄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超范围使用。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营养型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饮料、配制酒及蜜饯等食品,其使用应遵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糖果中不得使用甜蜜素。食品中甜蜜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增加风味违规使用。 此外,还有2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广州市天河区潮园食府使用的小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定;广州市白云区松洲永根美食馆使用的小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消毒餐(饮)具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餐具清洗消毒过程中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过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或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最终残留在餐(饮)具中。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