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重磅收藏】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及确认、验证和评估记录!
2024-05-03 18:23:16 点击量:
中国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 5.0作业内容 序号 输入 作业流程 主导部门 作业要求 输出 相关程序文件/方法 5.1 / 综合 办公室 5.1信息来源于:行业协会,政府来源、企标、采购技术标准、客户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 5.2 <合格供应商名录> 综合 办公室 5.2对所有食品包装原辅料进行成文的脆弱评估,以评定或冒牌的潜在风险,考虑以下因素: 5.2.1掺假或冒牌的以往证据; 5.2.2可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5.2.3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5.2.4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5.2.5原辅料材质的性质:保持对薄弱性评估的审核,以反映可以改变潜在的风险的不断变化在经济情况和市场情报,应对每年的<薄弱性评估表>进行一次正式的审核。 <薄弱性评估表> / 5.3 / HACCP 小组 5.3评估规则 5.3.1原辅料特性:参考《食品安全控制程序》评估原辅料本身特性是否容易被掺假和替代。 风险等级:高-容易被掺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掺假和替代;低:很难被掺假和替代。 5.3.2过往历史引用: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公司内外部,原辅料有被掺假和替代的情况记录。 风险等级:高-多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中-数次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低:几乎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 5.3.3经济驱动因素:掺假或替代能达成经济利益。 风险等级:高-掺假或替代能达成很高的经济利益;中-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高的经济利益;低: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低的经济利益。 5.3.4供应链掌控度: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辅料的难易程度。 风险等级:高-在供应链中,较容易接触到原辅料;中-在供应链中,较难接触到原辅料;低:在供应链中,很难接触到原辅料。 5.3.5识别程度: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风险等级:高-无法通过常规测试方法鉴别出原辅料的掺假和替代;中-鉴别出原辅料的掺假和替代需要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无法鉴别出低含量的掺假和替代;低-较容易和快速的鉴别出原辅料的掺假和替代,检测精度高。 5.3.6危害性:根据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分值为1~6分,其中高风险划分有(容易产生:6分 较容易产生:5分),中风险划分有( 一般产生:4分 轻微产生:3分),低风险划分有( 基本 等级分数评判结果判定:5-10分为低风险,可忽略不计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动。11-16分为中风险,不大可能掺假的原料,有新的信息时要再评估。17-30分为高风险,极有可能掺假的原料,需要采取行动控制。 《食品安全控制程序》 5.4 总经理 5.4《薄弱性评估表》的批准 5.4.1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合格供货商的考核和评价,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 HACCP小组负责制作《薄弱性评估表》,由总经理批准; 5.5 / 综合 办公室 5.5在原辅料被评审是掺假或冒牌的高风险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测试流程。 5.5.1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符合性声明。 5.5.2每年提供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 5.5.3要求成品包装上贴有或取决于包括以下各项在原辅材料状态的标签或承诺声明包括以下内容: 5.5.3.1具体来源或原产地 5.5.3.2变更承诺 5.5.3.3保证状态(如GMP良好操作规范) 5.5.3.4身份保持 / 5.6 / 品质科 5.6对供应商生产方法(如清真)作业、运输过程承诺声明的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必要时向供应商索取证书进行验证。 5.6.1承诺声明的产品生产的加工流程并识别污染或身份丢失的在区域,应建立适当的控制,以确保承诺声明的完整性。 5.6.2承诺声明的产品运输过程识别污染或身份丢失的所在区域,应建立适当的控制,以确保承诺声明的完整性。 5.6.3相关方最近公布的易掺假的原料,应立即采取相应行动控制。 序号 原物料 名称 风险等级 原辅料特性 过往历史引用 经济驱动因素 供应链掌控度 识别难度 综合得分 综合风险等级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1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2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3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4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5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6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7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8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9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10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11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12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13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14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15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较难 2 5 低风险 6.2设备设施薄弱性评估表 序号 原物料 名称 风险等级 原辅料特性 过往历史引用 经济驱动因素 供应链掌控度 识别难度 综合得分 综合风险等级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描述 得分 1 瓷砖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2 瓷砖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3 PVC板 2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5 低风险 4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不锈钢 1 很少有 1 很少有 1 易掌控 0 不难 1 4 低风险 6.3流程风险管理表 序号 风险 风险评价 流程控制 应急措施 备注 1. 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不及时。 不能及时评价原辅料合格性。 定期跟踪供应商送第三方检测进度,提前通知对快到期未提交的供应商送检。 立即送第三方检测。
不产生:2分 不产生:1分)
精选线上课 | 年度计划 |
专业服务 | 酒类服务 | 仪器耗材 | 感官 | lims |
食品欺诈预防计划验证记录
验证项目 |
验证目的 |
验证方法 |
验证人 |
验证时间 |
备注 |
|||
确认结果 |
||||||||
1.原辅料采购 |
原料说明 |
是否与实际相符 |
实际对照、查证资料 |
现场查验采购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原料说明与实际相符 |
||||
辅料说明 |
是否与实际相符 |
实际对照、查证资料 |
现场查验所有辅料及包装材料采购资料,与相关文件对照,与实际一致。 |
|||||
中产品说明 |
是否与实际相符 |
实际对照、查证资料 |
通过与产品性能比对,与销售资料核实,与加工工艺对照,终产品 说明与实际相符。通过检验报告证实控制措施符合危害控制要求 |
|||||
2.生产加工过程 |
是否全面、是否和法规相符 |
现场检查、理 论、经验参考 |
通过与相关同类产品比照,对现场进行分析,对各种原辅材料及其加工方式进行分析,以及相关材料核对、经验判断,识别充分 |
|||||
工艺设置: 工艺设置合理,严格控制配料过程 |
||||||||
3.发货和销售过程 |
是否全面与实际相符 |
实际对照、查证资料 |
通过查看发货记录和包装标识,食品包装、食品中的成分说明与标准法规核对,符合要求 |
|||||
验证结论 |
通过对食品欺诈中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过程和发货销售过程的验证,发现本公司的管理体系中食品欺诈脆弱环节中对原料成品特性比较清晰明确,认识清楚;辅料、包装材料均来自公司备案的合格供货商,相关资质和检测报告齐全;基础设施局部有破碎现象,经过维修基本满足要求;办公室加强内外沟通、人力资源教育与培训工作方面均按照计划进行,提高了全体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欺诈计划中关键脆弱环节的设置符合产品加工企业规范要求,控制措施切实可行,监测方法及时有效,记录保存清晰完整,现场实测与记录一致;更新策划充分覆盖了整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场所、部门,确保了体系更新的要求;总体措施配合保证了危害控制的要求。 |
验证人: 验证时间: 批准人: 批准时间:
食品欺诈预防计划确认记录
确认项目 |
确认方法 |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
备注 |
|||
确认结果 |
|||||||
1.原辅料采购 |
原料说明 |
查验供应商评价、来料查验检验及验收记录 |
原料不得来自污染产地,采购无公害、或绿色基地原料,确保农药残留、重金属不得超标 |
||||
辅料说明 |
查验供应商评价、来料查验检验及验收记录 |
辅料供应商蓄意和有意图的替代、添加、调和,虚报食品、食品成分、食品包装,或对某种产品进行欺骗或误导性的描述 |
|||||
中产品说明 |
查验供应商评价、来料查验检验及验收记录 |
/ |
|||||
2.生产加工过程 |
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和检验记录和检验记录 |
产品生产过程蓄意和有意图的替代、添加、勾调、加工过程、材料、人员、场所、清洁、消 毒、管理满足要求,无食品欺诈的弱环节情况出现 |
|||||
3.发货和销售过程 |
查验包材验收记录和标识;查验发货记录记录 |
食品发货装车、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蓄意和有意图的替代、添加、调和,虚报食品、食品成分、食品包装,或对某种产品进行欺骗或误导性的描述; |
|||||
确认结论 |
查看发货及监装记录和销售台账 |
经过现场观察、查验大量记录以及产品和工序的检验记录表后确认,从原辅料对采购、生产过程和发货监装过程识别出的产品中的食品欺诈消除、控制、脆弱环节设置合理,对食品欺诈中的脆弱环节内容确定的欺诈风险描述起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消除作用,应长期坚持贯彻下去,以确保本公司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 |
确认人: 时间: 批准人: 时间:
产品欺诈脆弱性评估 | |||||||||||
项目 | 品 名 |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 危 害 性 | 分值 | 风险等级评价 | 预防措施 | 备注 | ||||
原辅料特性 | 过往历史引用 | 经济驱动因素 | 供应链掌控度 | 识别程度 | |||||||
原辅料欺诈脆弱性评估 | |||||||||||
备注 | 危害性 | 根据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分值为0-5分,其中高风险划分有(容易产生:5分;较容易产生:4分),中风险划分有(一般产生:3分;轻微产生:2分),低风险划分有(基本不产生:1分;不产生:0分)。 | |||||||||
等级分数评判结果判定 | 0-5分为低风险,可忽略不计的原辅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动。6-15分为中风险,不大可能掺假的原料,有新的信息时要再评估。16-25分为高风险,极有可能掺假的原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 ||||||||||
分析时间: | 记录人: | 审核: | 批准: | 批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