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管理能力】中国食品企业,优选供应商怎么管?
2024-10-23 18:26:48 点击量:
现实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局面:经过前期的开发和培养,供应商已经成为优选供应商,但企业却没有善加管理和对待,结果导致供应商的合作心态变得消极。 通常,优选供应商的行业可选供应商多,合作意愿好,各项绩效基本符合要求,提供的部品多是按照企业设计制造的。这类供应商具有新品打样的能力,在同等条件下应被优先选用,也应该是采购经理关注的重点。 优选供应商的采购额大、影响大、受关注度高。因此,对这类供应商的品质、成本、交付,企业要重点跟进并营造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环境。 一般来说,企业对这类供应商的采购策略及布局应该是这样的: 1、设立良性的监督体系,建立“总协调”岗位 为了避免出现强权职位和贪腐情况,企业既要做到负责自己管辖范围的事务,也要设立总协调岗位,让采购团队形成合力。 这样,采购队伍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才不容易被各个击破,保障企业的应得利益。 设立总协调岗位,还可以避免把供应商变成企业的“公共草地”,保户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不至于造成系统性腐败。 2、建立公平、公正的供应商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应该公平、公正地评估供应商绩效,引导供应商正向发展,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充分的竞争环境,不断优化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此外,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估维度和指标也要与供应链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兼顾相关部门的权重,做到价值导向、客观公正、奖惩分明。 只有这样的评估体系,才能真正对优选供应商起到正向管理并发挥价值观引导的作用。 3、经常对供应商进行满意度和财务风险调查 企业应该采用调查方式从供应商处收集反馈信息,询问其与采购方的交流、相处态度、信息传达准确性、付款准时性、地位平等性和接触到新机会的可能性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在付款方面,延迟支付无疑会给供应商带来不佳印象,还可能导致供应商财务现金流出问题,从而影响到其支付下一级供应商或履行合同的能力,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 4、对供应商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一些企业为供应商提供培训机会,以提升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流程水平。这是对供应商绩效改善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对两者关系的投资。
来源:国际CPPM注册采购经理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