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解决疑难】食品车间霉菌超标?从国标到防控,一篇讲透怎么破!

2025-08-01 19:01:03  点击量:

生产环境也有要求:发酵乳车间的设备表面、接触面,霉菌和酵母菌总和≤50 CFU/25 平方米

车间霉菌从哪来?6 大 “元凶” 请自查
 
 

明明按流程生产,霉菌还是找上门?多半是这几个环节出了问题:

环境太 “舒服”

车间湿度超 60%、温度 25℃以上,简直是霉菌的 “育儿房”;通风差的角落,霉菌孢子还会偷偷 “安家”。

原料带 “菌” 入场

谷物、豆类等原料本身带霉菌,进厂前没严格检测,等于给车间 “投毒”。

设备藏 “污垢”

机器缝隙里的食品残渣、积水,是霉菌的 “营养餐”;老旧设备的死角,更是霉菌的 “重灾区”。

人员操作不规范

工作服没穿好、手没洗干净,外界霉菌就跟着人 “溜” 进车间。

水源出问题

水管漏水、水龙头发霉,霉菌顺着水到处扩散。

空气 “飘” 孢子

室外空气中的霉菌孢子,会顺着通风口飘进车间,落在设备或原料上就开始繁殖。

霉菌为啥这么难除?3 个 “顽固” 特性要记牢
 
 

霉菌和它的孢子,简直是食品车间的 “钉子户”,原因就在于:

繁殖力爆表

一个霉菌能产生几百亿个孢子,轻、小、干的孢子能在空气中飘几天,落到合适的地方就快速生根发芽。

耐受力超强

孢子有 “保护壳”(细胞壁),普通消毒水很难穿透;高温、干燥环境下还能 “休眠”,等条件合适了再 “复活”。

生存不挑地方

不管是玻璃、金属还是食品残渣上,只要有点水分和营养,霉菌就能扎根生长,防控难度大大增加。

成品霉菌超标?3 步快速找到 “污染源”
 
 

一旦检测出成品霉菌超标,别慌,按这 3 步追溯:

微生物检测

抽原料、半成品、成品样本,看哪一步开始带菌,锁定污染环节。

现场 “找茬”

检查车间温湿度、设备清洁度、员工操作是否规范,尤其留意角落、管道接口等易藏污的地方。

数据复盘

回看生产记录,比如某批产品生产时湿度突然升高、消毒时间缩短,可能就是问题关键。

 

5 招搞定车间霉菌,成品安全有保障!
 
 

想从源头挡住霉菌,关键在 “控环境、清死角、强管理”,具体怎么做?

1. 给车间 “降湿控温”

湿度严格卡在 40%-60%,温度保持 20-25℃,用空调、除湿机实时调节;

每天检查水管、水龙头,杜绝漏水积水,地面有潮气及时擦干。

2. 让空气 “动起来”

每天开通风设备,引入新鲜空气,降低车间孢子浓度;

定期清理通风口滤网,避免滤网成了 “霉菌培养皿”。

3. 设备清洁 “无死角”

每天下班前彻底清洗设备,缝隙、管道用高压水枪冲净残渣;

清洁后用食品级消毒剂消毒,重点杀灭残留孢子(后面会说好用的消毒剂~)。

4. 原料和成品 “严把关”

原料进厂先查霉变,不合格的直接退回;

成品仓库保持干燥通风,堆垛别太密,避免中间受潮。

5. 定期监测 “不松懈”

每周测车间空气、设备表面的霉菌数,超标立即整改;

员工上岗前培训卫生规范,比如穿好工作服、勤洗手消毒。

霉菌防控,说到底是 “细节战”。从国标要求到车间管理,从环境控制到消毒杀菌,每一步做到位,才能让成品远离霉菌超标风险。

来源:荷丰生物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