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掏心掏肺】中国食品企业【做好原物料验收】的关键环节和措施

2025-09-10 19:23:52  点击量:

做好食品工厂的原物料验收是保障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以下是系统化做好原物料验收的关键环节和措施:

 

建立清晰、可执行的验收标准与规范

 
 
 

1、制定详细的规格书:

规格书内容要涵盖: 原料名称、供应商、执行标准(国标、行标、企标、供应商规格书)、感官要求(颜色、气味、状态、杂质等)、理化指标(水分、蛋白质、脂肪、酸价、过氧化值、特定成分含量等)、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包装要求(材质、规格、标识、密封性)、储存条件(温度、湿度、避光等)。

规格书中明确允收/拒收界限: 每一项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合格范围,超出即拒收。

特别提醒:规格书是采购双方协商的标准

2.建立书面的验收程序

明确规定不同类别原物料的验收流程、责任人、操作步骤、抽样方案、检验方法、记录要求、异常处理流程(如让步接收、退货、索赔等)。

程序应覆盖从车辆/货物到达、信息核对、感官初检、抽样、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入库储存到记录归档的全过程。

 

严格把控供应商源头

 
 
 

1.严格进行供应商选择和评估:

进行供应商资质审核(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相关认证如ISO 22000, HACCP, BRC, GMP等)。

进行供应商现场审核,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环境、过程控制、检测能力、追溯体系等。

评估供应商的历史绩效(供货及时性、质量稳定性、问题响应速度等)。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动态管理。

2.供应商沟通与要求:

明确向供应商传达验收标准和程序要求。

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明。

要求供应商规范运输过程,确保符合储存条件(如冷链、防潮、防污染)。

 
 

严谨的验收操作流程

 
 
 

1.到货核对与感官初检:

核对信息:核对送货单、采购订单、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上的信息(品名、规格、批次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数量)是否一致。批次号至关重要!

检查运输状况:检查运输车辆/容器的卫生状况、温度记录(如需冷链)、是否有雨淋、污染、破损等异常。

感官检查:打开包装(按抽样方案),检查原料的感官特性(颜色、气味、状态、异物、虫害霉变等)是否符合规格书要求。这是快速发现严重问题的关键步骤。

2.科学抽样:

2.1制定抽样方案:根据原料的风险等级(高风险如生鲜肉禽、乳制品、蛋类;中低风险如糖、盐、包装材料)、供应商表现、历史质量情况等,制定科学的抽样方案(如GB/T 2828.1或其他适用的标准)。方案需明确抽样数量、抽样方法(随机性、代表性)、抽样点。

2.2规范操作:使用清洁消毒的取样工具和容器,在合适的区域进行取样,避免交叉污染。取样后及时标识样品信息(品名、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3.实验室检测:

3.1依据标准检测:严格按照规格书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关键指标进行检测。

3.2关注关键控制点: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如致病菌、农残、兽残、重金属、过敏原、关键理化指标)必须检测。

3.3检测能力保障:工厂需具备必要的检测设备(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人员需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能力。

3.4及时性:特别是对保质期短或需要尽快投入生产的原料,检测结果应尽快出具。

4.结果判定与处置:

4.1 明确判定规则:所有检测项目均合格,方可判定为合格予以接收。

4.2不合格处理:

立即隔离: 将不合格品明确标识并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通知与沟通: 立即通知采购、质量负责人、生产计划部门以及供应商。

调查原因: 启动不合格品调查,分析原因(是供应商问题、运输问题还是抽样或检测问题?)。

处置决定: 根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对最终产品的影响、合同约定等,做出退货、销毁或极其谨慎的让步接收(需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后续控制措施,通常仅限于非食品安全项目且不影响核心质量)的决定。涉及食品安全的不合格必须拒收、退货或销毁!

记录与追溯: 详细记录不合格情况、调查结果、处置决定及执行情况。

5.入库管理:

5.1合格品入库:验收合格的原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记录入库信息(品名、批号、数量、入库日期、仓位、验收结果)。

5.2储存条件监控:严格按照原料要求的储存条件(温湿度、避光、通风、离地离墙、分类存放等)进行储存,并持续监控记录储存环境。

5.3先进先出: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确保原料在保质期内使用。

 
 

完善的记录与追溯体系

 
 
 

1.详细记录:

对每一次验收活动进行详细、清晰、准确的记录,包括:

供应商信息、送货信息(单据号、车号、司机等)。

原料信息(品名、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批次号)。

感官检查结果(描述或照片)。

抽样记录(抽样方案、抽样量、抽样人、日期)。

检测报告(或第三方报告编号)。

验收判定结果(合格/不合格)。

处置情况(入库单号、退货单号、销毁记录等)。

操作人员、复核人员签字及日期。

2.可追溯性:

确保原料的批次号贯穿整个供应链(从供应商生产到工厂入库、使用、直至成品),并能通过记录快速准确地追溯到特定批次原料的来源、验收情况、使用到了哪些产品中。这对问题发生时进行召回至关重要。

 

持续改进与资源保障

 
 
 

1.人员培训:

定期对验收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验收标准、程序、抽样方法、感官技能、检测技能(如适用)、安全防护、记录要求、不合格品处理、追溯要求等。确保人员能力胜任。

2.设施设备:

提供适宜的验收环境(如独立的验收区域、照明、通风)、必要的工具(清洁的取样工具、容器、快速检测设备如ATP拭子、温湿度计、pH计等)和仪器(实验室设备),并定期维护校准。

3.监控与审核:

定期审核验收记录和操作,确保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统计分析验收合格率、主要不合格项目、供应商表现等数据。

根据审核结果、数据分析、客户投诉、法规更新、工艺变化等,持续评审和更新验收标准、程序和供应商管理要求。

4.沟通协调:

加强验收部门与采购、仓库、生产、质检、研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共同解决原料质量问题。

 

总结来说,做好原物料验收的核心在于:

标准先行: 有据可依。

源头管控: 选择管理好供应商。

过程严谨: 核对、感官、抽样、检测步步为营。

判定果断: 基于数据,严守底线,不合格品坚决处理。

记录完整: 留下证据,实现可追溯。

持续改进: 不断优化,适应变化。

通过系统化、标准化、严谨化的管理,食品工厂才能有效把控原物料入口关,为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奠定坚实基础,并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和质量成本。

来源:食品质量人;作者:红枫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