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千金难买】中国食品生产【寻源落地】三部曲:3个关键、8个动作
2025-09-23 22:39:14 点击量:
寻源的本质,绝非单纯压低价格,而是将价值真正收入囊中。其底层逻辑聚焦三件事:定义价值、读懂市场、拿到承诺。 围绕这三件事,拆解为八个可落地的动作,将一次孤立的“砍价事件”,转化为可复制的“持续供给系统”。 关键一:定义“价值”,而非“价格”。 首要之务,是厘清我们真正购买的核心。 动作1 规格澄清与挑战。 以功能边界替代品牌锁死,明确“必须项”与“可选项”,避免陷入单一技术路线。 动作2 总拥有成本建模。 将价格、运保、库存、质量、维保整合入模型,推动谈判从“价格博弈”走向“结构优化”。 关键二:看懂“市场”,而非“名单”。 供应商名单揭示谁在销售,市场则揭示其定价背后的逻辑。 动作3 供应市场研究。 洞察区域供需格局、集中度与扩产周期,评估产能与政策约束。 拆解材料、人工、折旧、良率、能耗构成成本结构,标定供应商在成本曲线上的位置,预判价格走势。 动作4 成本拆解与目标成本设定。 依据用料清单、工艺工时、良率、折旧与费率核算“应有成本”,设计“差距闭合”路径图:工艺优化、材料替换、良率提升、订单承诺。 以数据交换承诺——让利须与采购量、付款周期、合作期限、成本要素动态绑定。 动作5 供应商分层与组合策略。 高利润影响、低风险项目(如标准钢材):追求标准化,引入多家竞争定价,发挥买方优势。 战略类项目:侧重共同研发与长期协议,关注长期价值创造。 瓶颈类项目(低利润影响、高风险,如稀有催化剂):以保障供应优先,落实安全库存与替代预案。 常规类项目:实施流程化管理,降低服务成本与交易摩擦。 关键三:拿到“承诺”,而非“口头”。 未写入机制的承诺,终将成为善意的误会。 动作6 谈判策略设计。 规划议题,设定谈判轮次与锚点,以议题替代单点拉扯。 明确最佳替代方案与可达成协议空间,通过小金额试点验证承诺。将“采购量、锁价、付款、备货、二供”打包博弈。 动作7 合同机制构建。 采用指数化定价,将铜、铝、芯片等大宗原材料与相关价格指数挂钩,明确基期、频率、上下限; 通过服务等级协议将质量、交付、成本、服务量化并绑定赔偿条款,写入ERP接口,允许对关键成本要素、产能及在制品进行可视化核查; 补全最惠客户、变更控制、保密合规与连续供货等核心条款。 动作8 绩效与改进闭环。 建立月度运行看板、季度深度复盘、年度品类再设计三层管理节奏,推动“多源采购”向“区域集采”转变; 集成到ERP系统,重大问题运用(福特公司开发的)8D闭环,实现整改与经验复用; 定期开展风险演练,覆盖断供、物流中断、良率骤降、能源约束等场景。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