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手把手教】中国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审查看什么?
2025-09-28 18:56:44 点击量:
一、需要进行现场审查的情况 1、申请人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现场核查; 2、申请人生产场所发生变迁,工艺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设施、食品类别等事项发生变化,其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申请人应当申请变更,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变化情况组织现场核查; 3、许可即将期满申请延续的,申请人声明其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变化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4、对变更或者延续申请,需要对申请材料内容、食品类别、与相关审查细则及执行标准要求相符情况进行核实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现场核查; 5、申请人的生产场所迁出原发证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范围的,应当重新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迁入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现场核查; 6、申请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记录载明监督抽检不合格、监督检查不符合、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其他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的,申请人提出许可、变更、延续申请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现场核查。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实施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形。 二、现场审查 1、工艺、食品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及生产过程控制 现场核查时,审查员一是要关注企业的实际工艺与申请材料一致性及与产品执行标准的符合性,二是要关注生产设备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检查设备的卫生状况、校准及维护保养情况。 生产过程也就是工艺实现的过程。 企业须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制定所需的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当明确并记录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要求。 2、检验设备及检验管理 检验包括原料检验、过程检验及产品出厂检验。检验是为了验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企业须根据产品的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检验项目应当涵盖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企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对于自行检验的部分,企业须具备与检验项目相适应的检验室、检验仪器和检验试剂。 审查员在核查时应关注自行检验的检验室是否合理布局,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按期检定或校准,检验设备的数量、性能、精度是否满足相应的需求,比如酸价的检测,对于部分含油食品,须具备自动电位滴定仪及油脂试样提取、净化等前处理设备。 除此以外,还须关注企业是否建立并执行检验管理制度,规定原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出厂检验以及产品留样的方式和要求并保存相关检验和留样记录。 产品出厂时须查验并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编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3、采购管理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生产者应加强原辅料及相关产品的管控,建立并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新通则中增加物料验收标准核查内容,有助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及质量提升。 审查员须关注企业的物料验收标准,查看是否按照采购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进货查验,是否对进货查验情况进行记录。 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及产品执行标准进行检验。 4、运输和交付管理 运输和交付管理是新通则增加的核查内容,主要考查企业是否规定适宜的运输方式并做好交付记录,对于委托运输的,是否对受托方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审核。 审查员在现场核查时可鼓励企业在满足《食品安全法》、GB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以及GB 31605《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产品情况制定细化的操作要求。 5、试制食品检验报告 首次申请许可或者增加食品类别变更食品生产许可的,应当核查试制食品检验报告。 目前,大部分企业将推荐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产品的执行标准,由于推荐性质量标准中较少或不提及食品安全指标,容易出现试制食品检验报告中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不全的问题。 在现场核查时应特别注意检验项目是否涵盖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标准、审查细则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节约行政成本,审查员在材料审查阶段可建议企业先行提交试制食品检验报告,以便及时缺项补检。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