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大陆新闻 >

详细内容

【推心置腹】中国食品企业【供应商过程评估】核心维度:确定 “评什么”?

2025-11-06 17:14:29  点击量:

中国食品企业供应商过程能力评估需覆盖“硬件+软件+管理+绩效”四大维度,每个维度下包含具体评估指标,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

 

1

过程技术能力(硬件基础)

 
 
 

聚焦供应商实现产品 / 服务的 “技术硬实力”,是过程稳定的前提:

设备与工装

设备精度(如 CNC 机床的定位误差、检测设备的校准有效性)、设备维护计划(是否有定期保养记录、故障响应时间)、工装模具的寿命管理与更换标准。

工艺技术

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是否有明确的 SOP、参数标准)、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关键参数是否经过验证)、特殊工艺的技术储备(如焊接、涂层等核心工艺的专利或技术认证)。

检测能力

检测设备的覆盖率(是否覆盖所有关键质量特性)、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如是否采用 MSA 测量系统分析验证检测可靠性)、检测人员的资质(是否经培训持证上岗)。

 

2

质量管控能力(过程核心)

 
 
 

评估供应商对 “过程波动” 的管控能力,是判断过程稳定性的关键:

质量体系认证

是否通过 ISO 9001(基础质量管理体系)、IATF 16949(汽车行业)、ISO 13485(医疗行业)等行业专属认证,且认证是否在有效期内(非 “贴标认证”)。

过程波动控制

是否采用 SPC(统计过程控制)监控关键过程参数(如 CPK 过程能力指数是否达标,通常要求≥1.33)、是否有明确的过程异常处理流程(如失控时的停机、原因分析、纠正措施)。

不良品管理

是否建立 P-D-C-A 循环管理不良品(如通过 FMEA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预防不良、通过 8D 报告解决批量不良)、不良品率(PPM)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如电子行业通常要求≤100PPM)。

 
 

3

生产管理能力(效率保障)

 
 
 

评估供应商能否 “按时、按量” 交付,避免供应链延误:

产能与柔性

实际产能是否匹配企业订单需求(如产能利用率是否在合理区间 70%-90%,避免过载导致质量波动)、是否具备应对订单波动的柔性(如紧急订单的响应周期、小批量试产能力)。

生产计划与排程

是否采用 ERP/MES 系统进行生产计划管理(避免人工排程混乱)、计划达成率(如交付准时率是否≥95%)、在制品(WIP)库存管理(是否有明确的库存周转天数标准)。

人员管理

关键岗位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上岗(如培训记录、技能矩阵)、人员流动性是否稳定(如核心岗位年流失率≤5%,避免新手操作导致质量不稳定)。

 

4

供应链协同能力(长期合作)

 
 
 

评估供应商能否与企业 “协同共赢”,而非单纯的 “买卖关系”:

原材料管理

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录(A/B 角供应商,避免单一依赖)、原材料入厂检验(IQC)标准是否明确(如是否执行全检 / 抽检,抽检方案是否符合 GB/T 2828.1)。

信息透明度

是否能及时共享生产进度、质量异常、原材料短缺等信息(如通过系统对接或定期报表)、是否配合企业的现场审核与数据追溯(如产品批次追溯至原材料批次)。

持续改进意愿

是否主动提出过程优化建议(如降本、提效、提质方案)、是否响应企业的改进要求(如针对客诉的改进计划完成率)。

 
 

5

过往绩效表现(数据验证)

 
 
 

“历史数据” 是过程能力的最直接证明,避免 “口头承诺”:

交付绩效

近 6 个月的交付准时率、交付数量合格率(是否存在少发、错发)。

质量绩效

近 6 个月的来料检验合格率(IQC)、客诉次数(如批次客诉率是否≤1%)、售后不良率(如终端客户反馈的 PPM)。

合作配合度

是否配合企业的样品测试、文件提供(如技术图纸、认证报告)、是否及时响应企业的沟通需求(如问题反馈的回复时间≤24 小时)。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学习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