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浙江省这16批次不合格食品购买要当心
2025-10-11 18:04:37 点击量:
本网讯 10月9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36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检出16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项目涉及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 3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标 3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标,分别为浙江三江购物有限公司嵊州鹿山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宁波奉化王阿姨玲食品厂生产的油赞子海苔味(糕点),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义乌市芒巡水果店销售的杨梅,糖精钠(以糖精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永康市佳欣超市销售的馒头,安赛蜜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糕点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干样品,以Al计)为100mg/kg。糕点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控制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水果中不得使用糖精钠(以糖精计)。水果中检出糖精钠(以糖精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度而超范围使用甜味剂。 12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 12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分别为义乌市中心菜市场魏思艳摊位销售的葱,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衢州市衢江区小郭蔬菜商行销售的荷兰豆,多菌灵、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浙江金华中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春路店销售的小青菜,氟虫腈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温岭市太平和著民超市销售的荷兰豆,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吉鸿斌农副产品店销售的食荚豌豆,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浙江本村超市有限公司新田园店销售的荷兰豆,烯酰吗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永康市华丰菜场林孙武摊位销售的大葱,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绍兴市柯桥区福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张洪军摊位销售的牛蛙,氯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桐乡市梧桐永熙生鲜超市销售的鳝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舟山市普陀区勾山街道勾山消费品综合市场王洪启摊位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平阳县水头镇金鸡桥农贸市场黄洁光摊位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长桥农贸市场内林杰摊位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甲氧苄啶、培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养殖户允许使用恩诺沙星,养殖黄鳝、鳊鱼中恩诺沙星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的药物残留量超标。 噻虫嗪是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大葱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3mg/kg。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噻虫嗪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中因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为实际无毒级。相关研究未见遗传毒性。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尚无明确证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多菌灵在荷兰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荷兰豆中多菌灵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者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吡唑醚菌酯是具有保护、治疗和传导作用的杀菌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吡唑醚菌酯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唑醚菌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荷兰豆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荷兰豆中吡唑醚菌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者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氟虫腈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小青菜中氟虫腈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烯酰吗啉具有良好保护性能和抗芽孢形成的内吸性杀菌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烯酰吗啉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烯酰吗啉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荷兰豆中烯酰吗啉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5mg/kg。荷兰豆中烯酰吗啉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种植者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氯霉素是酰胺醇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霉素残留一般不会导致人体急性中毒;长期大量摄入氯霉素超标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耐药并对同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引起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中规定,氯霉素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牛蛙中检出氯霉素的原因,可能是养殖中违规使用。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为新昌县益民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金华市华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沙琪玛,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主要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过氧化值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也可能与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要求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要求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