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广东检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有甘草陈皮、白切鸡、虾仁菜脯等
2025-10-20 18:40:30 点击量:
本网讯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38期通告,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及其他指标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标称珠海市汉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元气姜枣饮(冲调谷物制品),大肠菌群和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金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新兴县惠食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橘红陈皮,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悦家商业有限公司南海桂城悦万广场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江门市大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陈皮(凉果类蜜饯),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黄埔区贵哥大塘烧鹅濑粉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白切鸡,菌落总数不符合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检出大肠菌群,是有被致病菌(如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产品受到了来自原料、包材、人员、设备等方面的污染,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4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普宁市流沙光旭食品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桑葚ZY,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郁南县优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本地菜心,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深圳市福田区景湾蔬菜批发行销售的橄榄,多菌灵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天河区元岗盛鲜水果坊销售的荔枝,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因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防治效果。长期食用多菌灵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多菌灵在橄榄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橄榄中多菌灵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一种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在荔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荔枝中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控制病情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未降解至标准限量以下。 3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为揭西县五经富好又佳食品商店销售的标称揭阳市广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虾仁菜脯,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华润万家有限公司龙岗店销售的标称清远市金凤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鼎福白菜干,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悦家好好多商业有限公司禅城季华一路分公司销售的韭菜,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在酱腌菜中的最大限量值为0.5mg/kg。酱腌菜中铅(以Pb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蔬菜原料中铅含量超标,也可能是生产设备或包装材料中的铅迁移带入。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镉(以Cd计)在新鲜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块根和块茎蔬菜、茎类蔬菜、黄花菜除外)中的限量值为0.05mg/kg。韭菜中镉(以Cd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中的镉元素。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 4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分别为和平县百盛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揭阳市广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广佳橄榄菜(酱腌菜),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广东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广州花都融创茂店销售的标称珠海良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梅抱葡萄(话化类),亮蓝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汕尾市信诚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信诚商场香城路分店销售的标称广东良品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0脂肪陈皮西梅,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和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清远市清城区海威业贸易行销售的标称新兴县康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芒(水果制品),柠檬黄和喹啉黄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山梨酸及其钾盐抗菌性强,防腐效果好,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山梨酸及其钾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对肝脏、肾脏、骨骼生长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在腌制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限量为1.0g/kg,酱腌菜中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检出值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该批次产品包装标签标示为“防腐剂添加量为0”,所以不符合产品明示质量要求。酱腌菜中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未按标签标示生产。 喹啉黄是一种水溶性偶氮类合成的食用黄色色素,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或可能产生有害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规定,蜜饯凉果中不得使用喹啉黄,蜜饯凉果中喹啉黄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超范围使用。 亮蓝又名食用蓝色2号,水溶性非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亮蓝超标的食品,存在致畸、致癌的可能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亮蓝在话化类蜜饯中不得使用。话化类蜜饯中检出亮蓝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超范围使用。 柠檬黄又名食用黄色4号,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果长期摄入柠檬黄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肝脏等造成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蜜饯中柠檬黄的最大使用量为0.1g/kg。蜜饯中柠檬黄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计量不准导致终产品柠檬黄超标,也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产品色泽、提高市场价值而超限量使用,还可能是企业掺假造假滥用色素。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会造成肝脏积累性中毒,危害肝脏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蜜饯中的最大使用限量为0.5g/kg。该批次产品中苯甲酸及其钠盐检测值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该批次产品包装标签标示为“0防腐剂(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含量0g/kg”,所以不符合产品明示质量要求。蜜饯中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未按标签标示生产。 2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礼尚餐厅使用的汤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白云区松洲明烽快餐店使用的大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消毒餐(饮)具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餐具清洗消毒过程中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过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或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最终残留在餐(饮)具中。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