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广东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有盐焗凤爪、话梅味瓜子、妃子笑荔枝等
2025-10-27 18:00:46 点击量:
本网讯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40期通告,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及其他指标问题。 6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6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河源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龙岩市常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泡泡掌(泡爽鸭爪)(辐照产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梅州市嘉荣超市有限公司蕉岭奥园广场店销售的标称龙岩市常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泡泡掌(泡爽鸭爪)(辐照产品)(香辣味),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广州果利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鲜香牛肉(麻辣味),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沃尔玛(广东)商业零售有限公司肇庆广宁环城东路分店销售的标称广东珩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生产的盐焗鸡胗(辐照食品)和盐焗凤爪(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中山市横栏镇斌兰食店使用的碗,大肠菌群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灭菌不彻底,或存放过程中污染等。 4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 4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汕头市香甜果蔬超市有限公司东门分店销售的妃子笑荔枝,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深圳沃尔玛百货零售有限公司西乡前进路分店销售的大包黄瓜,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肇庆市金来福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四季豆,氧乐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佛山市禅城区沃达丰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豆角(豇豆),啶虫脒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抽搐,重者可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出现昏迷或多器官衰竭。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氯氟氰菊酯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荔枝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mg/kg。荔枝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啶虫脒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对蚜虫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啶虫脒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啶虫脒在荚可食豆类蔬菜(菜豆、食荚豌豆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4mg/kg。豇豆中啶虫脒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蚜虫、蛴螬等有较好防效。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嗪在瓜类蔬菜(节瓜、苦瓜、丝瓜、冬瓜、南瓜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黄瓜中噻虫嗪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氧乐果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氧乐果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氧乐果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菜豆中氧乐果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而违规使用。 1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1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为佛山市大华丰汇超市有限公司大良印象城分店销售的红茄(茄子),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可能对儿童高级神经活动有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规定,镉(以Cd计)在新鲜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块根和块茎蔬菜、茎类蔬菜、黄花菜除外)中的限量值为0.05mg/kg。茄子中镉(以Cd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长过程中富集环境中的镉元素。 1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 1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问题,为标称珠海佳霖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沙姜粉调味料,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作用。少量二氧化硫进入人体不会对身体造成健康危害,但过量食用会引起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合格可能是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范围使用含硫类食品添加剂。 5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 5批次不合格食品检出其他指标问题,分别为江海区万保发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江西劲品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工豆,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南城昌明食品店销售的标称普宁市里湖金辉食品厂生产的南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东莞市南城远轩食品店(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标称广东茂嘉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话梅味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花都区花城潮火汤粉店使用的汤粉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花都区新雅李仕隆烧腊店使用的米饭碗,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POV)是指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过氧化物,一般以100g(或1kg)被测油脂使碘化钾析出碘的克数表示。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产品酸败;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储存不当,或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 酸价,又称酸值、酸度、中和值,表示中和1克化学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是对食品中游离羧酸基团数量的一个计量标准,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是油性食品和含油食品的关键质量指标之一。酸价超标食品一般会有哈喇味等不友好的气味,一般情况下,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果长期摄入酸价过高的食品,则可能会导致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中酸价超标,可能是因为加工过程微生物控制不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品酸败变质,或者产品在贮藏期间,由于水分、温度、光线、酶等因素的作用,油脂水解或氧化,酸价升高等。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的化学物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得检出。消毒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不符合标准;也可能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等。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