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黑榜公示】安徽检出16批次不合格食品,有野生葛粉、腐乳、玉米须桑叶茶等
2025-11-05 18:38:12 点击量:
本网讯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41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检出16批次不合格食品。 5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 5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为长丰县朱巷镇浙丽生活超市(个体工商户)销售的菜山药,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庆市开发区惠易购生活超市销售的特价小青菜,氟虫腈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庆皖商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天宝新苑分店销售的汪丫鱼,恩诺沙星、磺胺类(总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阳县陵阳镇李秋香蔬菜摊(个体工商户销售的菜豆,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阳县陵阳镇小魏冷饮水产批发部销售的黑芝麻,铅(以Pb计)、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氟虫腈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青菜中氟虫腈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保证收成,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恩诺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淡水鱼中恩诺沙星的限量为100?g/kg。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为快速控制疫病,养殖户违规加大用药量或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致使产品上市销售时药物残留超标。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的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淡水鱼中磺胺类(总量)的限量为412g/kg。磺胺类(总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畜牧养殖过程中为控制疾病超量使用或不遵循休药期规定。 噻虫胺属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具有根内吸活性和层间传导性。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的规定,菜豆中噻虫胺得限量标准为0.01mg/kg。噻虫胺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未遵守采摘间隔期休药后再采摘的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蚜虫、蛴螬等有较好防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马铃薯中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量为0.2mg/kg。噻虫嗪残留量超标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咪鲜胺属于咪唑类杀菌剂,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中规定,山药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3mg/kg。食用农产品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残留超标,可能是生产者未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施药或施药后未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造成。 3批次餐饮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3批次餐饮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分别为东至县兰宏早餐店在美团(手机APP)销售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青阳县新河镇曹达文包子店销售的甜馒头,糖精钠(以糖精计)、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当涂县陈姐馄饨店销售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等,在食品中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会产生铝的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最大限量值为100mg/kg。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控制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糖精钠是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在人体内不被吸收,不产生热量,大部分经肾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但如果长期摄入糖精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餐饮食品馒头花卷(自制)中不得使用糖精钠(以糖精计)。甜馒头中检出糖精钠(以糖精计)的原因,可能是小作坊或中小型生产企业为了改善馒头的口感,违规使用糖精钠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生产企业对法规要求不熟悉,也会导致违规添加。 甜蜜素,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长期摄入甜蜜素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餐饮食品馒头花卷(自制)中不得使用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甜馒头中检出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改善馒头的口感,违规使用甜蜜素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生产企业对法规要求不熟悉,也会导致违规添加。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7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亳州市美芝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网店销售的标称安徽茗仁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须桑叶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徽合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网店销售的标称安徽合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元气四宝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称合肥市新站区广联食品厂生产销售的12味种子循环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镜湖区徽山珍土特产便利店销售的标称南陵县皖南野生葛研究所生产的野生葛粉,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贵池区嘉祺农产品销售中心销售的野生葛粉,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弋江区绿膳源百货经营部(个体工商户)销售的标称宣城市宣州区晓春食品厂生产的正宗张氏晓春腐乳,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涡阳县悦鲜惠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安徽润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豆薏仁山药芡实粉,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霉菌和酵母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真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GB 31637—2016)中规定,食用淀粉中霉菌和酵母不得超过103CFU/g。食用淀粉中霉菌和酵母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料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超标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落数较高;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大肠菌群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消毒不彻底,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霉菌是评价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指示性指标,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消毒不彻底,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为标称黄山市筱苏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麻仁月饼,酸价(以脂肪计)(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是衡量产品中油脂质量的重要标志。酸价越小,说明产品中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酸价超标就是百姓常说的出现“哈喇”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酸价(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5mg/g。酸价超标的原因:一是食品保存不当或存放过久导致原料中的油脂发生氧化;二是生产过程中,对操作工艺控制不严,温度过高,时间过久,促使其含有的油脂加速氧化变质;三是产品包装不严,受温度、湿度的影响也会导致酸价超标。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侵害,但如果酸价太高,则会致使人体肠胃不适、腹泻并侵害肝脏。
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


